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国运,可影响王朝发展。
若有国运,风调雨顺,不受灾祸。
若无国运,连年灾祸,民不聊生。
历代王朝,帝王有三大功绩可入祖庙。
一为开疆扩土,二为王朝盛世,三为国运如山。
达到这三大功绩任何一个,都可入祖庙,受世代香火。
倘若达成两条,可为不世帝王,若三者全部达成,则为千古一帝也。
永盛大帝不奢望达成三条,开疆扩土是他的目标,盛世降临也是他的目标,至于国运如山,这个他不敢奢想。
但若有人为大夏增加国运,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。
只不过,江宁郡洪灾之事,让他实实在在高兴不起来。
一但江宁郡处理不好,只怕减少的国运,比这个要多百倍有余啊。
“来人,赐顾锦年文玉十二枚,着礼部为顾锦年准备爵位,拟好爵号,再来通报。”
不过虽然高兴不起来,但该给予的赏赐还是要赏。
他赐予爵位,算得上是重赏了。
虽是子爵,但已经是无上荣耀,毕竟顾锦年没有功名也没有及冠,就提前准备好爵位,大夏有几个人能做到?
“遵旨。”
魏闲出声,而后立刻着手去办。
顾家。
老爷子望向大夏书院。
神色也略显凝重。
“国运之诗。”
“大夏书院,果然卧虎藏龙啊。”
因有国运加持,他无法看清是谁着作,故而开口神色有些凝重。
“能着出国运之诗,想来也是当世才子,锦年遇到好对手了。”
一旁的顾千舟不由出声,心中有些沉重。
他们并不认为这首诗是顾锦年所着,虽然顾锦年着写出千古文章,可诗词方面并不是顾锦年的强项。
十年磨一剑,在他们看来已经是顾锦年最高标准了。
毕竟诗词这种东西,并非是儒道主学,而是一种技艺。
“这算什么对手?诗词而已,算的了什么?对比今年的千古文章,这算什么?区区国运诗罢了。”
听着顾千舟所言,顾老爷子有些没好气了。
他神色凝重,是觉得这风头不是顾锦年的。
但这种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之事,可不兴做。
“父亲教训的是。”
“区区国运诗,算不了什么,儒道末流罢了。”
顾千舟也跟着点了点头,一起贬低这首诗。
然而下一刻,王管家却快速出现。
“恭喜老爷,贺喜老爷,世子殿下着出国运诗了。”
随着王管家的声音响起。
刹那间,两人再一次愣住了。
“你说这诗是锦年写的?”
老爷子一愣,不禁开口问道。
“回老爷,是世子殿下所着,千真万确。”
王管家激动的点着头。
一瞬间,大喜之声响起。
“哈哈哈哈哈,国运之诗,好,好,好,锦年这孩子当真好。”
“竟然能着出国运之诗,不愧是我孙儿,快去抄录下来,挂去我书房。”
顾老爷子十分激动,一张老脸笑开了花。
“国运诗啊。”
“锦年居然能着出国运诗,看来他真的把我所有学问学走了。”
顾千舟呢喃开口,眼中是遮不掉的喜悦。
两人大喜,而后激动离开。
去请人过来喝酒。
发生这种大事,这不得宣传宣传?
至于大夏书院内。
金色大龙环绕书院数圈,而后涌入大夏京都内,化作璀璨金光,映照天穹。
前前后后一刻钟异象,最终消散。
卡察。
也就在这时。
书桌崩裂,宣纸浮于空中,被异象托着,这是一字千斤作用。
“字若千斤。”
有人咂舌,察觉出这是什么情况。
此时此刻,也在无人叫嚣一二。
方永等人一个个脸色难看,站在不远处,是彻底沉默啊。
鬼知道顾锦年真在作诗,而且还是一首国运诗。
一时之间,他们瞬间成为小人,有一种无地自容感。
也就在此时。
当异象彻底消失后,顾锦年神色澹然地看向这帮学子,随后又看向苏文景,语气平静道。
“文景先生。”
“昨日学生院中漫步,偶遇运泔车,发现有十二木桶,桶内皆是佳肴剩菜。”
“此番,江宁郡遭遇洪灾,难民成灾,无有饱腹者,故而看到这些佳肴剩菜,心感惭愧。”
“又临此地,见百姓丰收,联想之前,莫名有感,所以写下此诗